海绵城市建设六大要素时间:2019-03-03

一、海绵城市——渗


把渗透放在第一位,可以避免地表径流,减少从水泥地面、路面汇集到管网里,还能涵养地下水,补充地下水的不足,还能通过土壤净化水质,改善城市微气候。


1、透水景观铺装

传统的城市开发中多数采用的都是透水性差的防水材料,所以导致雨水渗透性差,这方面可通过透水铺装实现雨水渗透,或通过水渠和沟槽将雨水引流至街道附近的滞留设施中。
2、透水道路铺装
传统的道路铺装材料是导致雨水渗透性差的重要原因之一,景观铺装方面可以通过透水铺装实现雨水渗透,还可将园区道路、居住区道路、停车场铺装材料改为透水混凝土,加大雨水渗透量,减少地表径流。
3、绿色建筑
海绵城市建设措施不仅在于地面,屋顶和屋面雨水的处理也同样重要。在承重、防水和坡度合适的屋面打造绿色屋顶,利于屋面完成雨水的减排和净化。对于不适用绿色屋顶的屋面,也可以通过排水沟、雨水链等方式收集引导雨水进行贮蓄或下渗。

二、海绵城市——蓄


即把雨水留下来,尊重自然的地形地貌,使降雨得到自然散落。海绵城市蓄水常用形式有两种:塑料模块蓄水、地下蓄水池。


1、蓄水模块

雨水蓄水不占空间,具有超强的承压能力;95%的镂空空间可以实现更有效率的蓄水。配合防水布或者土工布可以完成蓄水,排放。
2、地下蓄水池
雨水收集池,由水池池体、水池进水沉沙井、水池出水井、高、低位通气帽,水池进、出水水管、水池溢流管、水池曝气系统等几部分组成。

三、海绵城市——滞


其主要作用是延缓短时间内形成的雨水径流量。具体形式总结为三种:雨水花园、生态滞留池、渗透池、人工湿地。


1、雨水花园

水滞留下渗来补充地下水并降低暴雨地表径流的洪峰,还可通过吸附、降解、离子交换和挥发等过程减少污染。蓄积的雨水能够供给植物利用,减少绿地的灌溉水量。
2、生态滞留区
即浅水洼地或景观区利用工程土壤和植被来存储和治理径流的一种形式,治理区域包括草地过滤,砂层和水洼面积、有机层或覆盖层、种植土壤和植被。


四、海绵城市——净


通过土壤的渗透,通过植被、绿地系统、水体等,对水质产生净化作用。雨水净化系统根据区域环境不同,可大体分为:居住区雨水收集净化、工业区雨水收集净化、市政公共区域雨水收集净化三类。根据这三种区域环境可设置不同的雨水净化环节,而现阶段较为熟悉的净化过程分为三个环节:土壤渗滤净化、人工湿地净化、生物处理。


五、海绵城市——用


经过土壤渗滤净化、人工湿地净化、生物处理多层净化后的雨水,都要尽可能利用,加强对雨水资源的利用。


六、海绵城市——排


利用城市竖向与工程设施相结合,排水防涝设施与天然水系河道相结合,地面排水与地下雨水管渠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一般排放和超标雨水的排放,避免内涝等灾害。